2014年11月25日,重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、学科发展机制两个专项改革组召开研讨会,校党委书记欧可平、常务副书记舒立春、常务副校长张四平、副校长黄宗明出席会议,两个专项组成员单位及各学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张四平主持。
张四平首先介绍了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工作面临形势及进展情况。他指出,当前其他层面、领域的综合改革在加紧推进,招数频出,如中央财政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管理改革,“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”、“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”;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,其中将对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作出全面的部署;今后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在支持范围、遴选条件等方面将破除“985”、“211”高校的身份壁垒,更加注重绩效评价;加之正在统筹实施高等教育各类重点建设项目,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;其他各高校也都在积极研讨发展问题,深化本校的综合改革。这些都将深刻影响着我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制订,及下步工作的有效推进。因此,我们应树立强烈危机感、紧迫感和责任感,迎合时代大趋势,主动作为,走在前列,积聚改革的“先行优势”。
按照部署,学校发展规划处作为此两项改革任务的牵头单位,蔡珍红处长在会上就《重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思路(讨论稿》与《重庆大学学科发展机制改革思路(讨论稿)》两个文本情况予以说明,对两项改革重点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措施作了介绍。提请会议讨论的“内部治理结构改革”思路方案框架拟包括八个方面:1.改进完善外部治理体系;2.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;3.探索完善内部管理体制;4.建立完善学术治理体系;5.深入推进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改革;6.健全规范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、渠道和机制;7.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;8.建立健全校内制度体系。“学科发展机制改革”思路方案框架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:1.加强学科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;2.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;3.完善学科交叉机制;4.改进学科评估机制。
舒立春在发言中指出,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,一要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。国外高校大致是理事会(董事会)、学术委员会、校长代表的行政系统所构成的“三角形体系”。在本年度,国家教育部相继公布实施《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(试行)》和《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》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》,学校可按相应规定,严格执行。二是在内部管理中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,强化学院办学责任,激发学院办学活力。三要在治理过程中处理好学院与学部、职能部门的关系,明确各自的职责边界,尤其要进一步明确学部的定位和作用。
黄宗明在发言中指出,深化综合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,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,推进学院治理能力建设,促进学院管理能力、学科水平及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;学科建设涵盖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队伍建设等各方面,能起到龙头的作用,要通过深化学科发展机制改革,改进和完善学科评估制度,探索实施退出机制,建立学院自律、激励和约束机制,这样才能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。
与会人员还从治理理论、高校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、内设机构职能优化、流程再造、能力提升,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,并结合各自部门具体情况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设。
欧可平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,他指出,两个专项组提出的改革思路、举措基本体现了学校“四个结合”(顶层设计和先行先试、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、改革发展与稳定、依法治校与自主创新)的精神,可以肯定,大家都在主动关注学校综合改革工作,并体现出很高的工作积极性,这对我们制订综合改革方案、以改革促发展是极其利好的。他强调,深化综合改革要坚持“目标牵引”,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,满足国家对我们的需求,回顾办学中不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;要明确改革的目标,通过本轮改革,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,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以改革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。当前,我们面临在大众化阶段探索建设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,这也是对学校办学提出的一个难题。今天是讨论两个专项任务的改革问题,但不能就改革而改革,要回归到大学人才培养的本位上来,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的全过程。
会议认为,找到问题,才好工作,要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,并通过相应机制的建立解决问题,这是我们深化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,也是实现改革目标,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。